五里法庭身体力行落实司法为民
鹤峰法院网讯(通讯员 于平)“谁是庭长,我要找庭长,我要‘存案’。”
“我是法庭的保安,我姓李,请问您有什么事?坐下来慢慢说……,我马上叫我们庭长……”
……
“您好!我是这里的负责人,请问大伯有什么事?”
“你是庭长?我老婆跟别人好上哒,有5年多时间哒,我要告她。”
“哦,请问您要告她什么呢?是这样,如果您不会写诉状,只要您带着证据材料,告诉我们您要打什么官司,我们会指导您怎么办理立案的相关手续……”这是 7月3日下午,鹤峰法院五里法庭法官与前来法庭咨询的陈大伯的一段对话。
自去年恢复办公以来,五里法庭根据当前审判工作的现实要求,认真落实司法为民思想,确实做到为群众提供能动、便捷、低成本的司法服务。通过建立人民法庭服务窗口,完善“一站式”服务,加强诉讼引导、查询咨询、诉前调解、判后答疑等工作,进一步提高司法服务水平。弘扬马锡五审判方式所体现出的“深入群众、方便群众、服务群众”的精神,着力提供更加便捷有效的司法服务。
为方便老百姓,该庭灵活适用审理方式,实行巡回审判,就地审理。不仅解决了当事人年老体弱、交通不便等问题,而且增强了案件的审理效果。在今年5月,原告夏某某起诉要求被告徐某某离婚,法庭受理后,考虑到被告长期受病,身体不好,一个人远居在走马镇,遂决定采用流动审判的方式审理此案,并以流动法庭的形式,将庭审现场设在被告徐某某的院落里,通过说理析法,原、被告在法官主持下进行了开诚布公的协商,最终达成离婚协议。
该庭在审理涉及老年人案件中,不仅以书面形式及时告知当事人的各项诉讼权利和义务,而且还以口头方式详细说明在诉讼和执行中可能面临的各种法律后果,以避免一些常见的诉讼风险,充分保护当事人的知情权,减少当事人不必要的损失;实行首问负责制。对来法庭办事和参与诉讼的各类人群,凡是第一个被询问的法庭工作人员,必须负责进行引导和联系有关人员,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强化服务意识,做到真正为百姓办实事。